理财有风险,盘点投资基金的8个“坑”
学会投资理财,财富增长50%以上
买基金也要分辨真假,不能被骗上当了,你想要避开基金投资中的那些“坑儿”吗?那你一定要往下看!
1.买基金只看名字?警惕“名不副实”的基金
买基金的时候,特别是权益类基金,都习惯从名字上来判断基金的资金投向和投资风格。
如果你仔细查看,会发现部分基金名称和重仓股毫不沾边,恐怕会以为自己买到了假基金。
但实际上,这些基金并没有违反基金合同等规定。主要是投资者要辨别,要了解基金经理操作风格。
2.买基金只看第一名?冠军魔咒别忘记
有些投资者看到上一年的基金冠军,或者以往业绩较好的基金经理,发行新产品了,就会认为他还会继续有好业绩。
实际上,过去的业绩并不等于未来,切不可盲目跟风。
3.基金公司名气大,产品就能闭着眼买?
有些投资者觉得,规模大的基金公司,买他家的基金肯定没问题。但是你看看某些规模前几的公司,旗下产品有的成立多年了,成立以来亏损仍然很多。
4.买货币基金到底看七日年化,还是看万份收益?
七日年化收益率是指货币基金近七日的平均收益率,然后进行年化得来的数据。万份收益是指当天持有1万元货币基金所获得的收益。
买货币基金,每天实际获得的收益只用看万份收益就可以了,与七日年化收益率无关,但万份收益变动幅度较大,比高收益更重要的是高收益的持续性。
因此在考虑购买货币基金时,要综合考虑七日年化收益率和万份收益两个指标。
5.盲目追热点?你会死的很惨
有些投资者,在市场炒作某一概念主题的时候,会跟风买入相关基金,如近几年的新能源等相关基金。
实际上,一般情况下,你追热点的时候,很可能是这个热点行情已经接近尾声,你盲目介入只会在高高的山岗上“站岗”。
6.代销渠道的广告,轻信容易吃亏
某些基金代销渠道的广告,经常会挑一些区间业绩比较“好看”的产品,重点推广。
而实际上,很可能的情况是,这些产品从更多的时间维度来看,业绩很差。
所以,别轻信这些基金广告里面描述的业绩有多么傲人,我们还是要选择长期业绩表现不错的,最好经历过牛熊考验的基金。
7.基金公告屡屡出错,基金公司信披还能不能行?
基金公告是投资者获得基金产品信息的重要文件,然而基金公司在信披时,出错的频率还不低,这给投资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。
专家表示,连自己公告都能错的基金公司,怎么放心把钱交给他们管理呢?
8.“爆款基金”千万别跟
还记得2007年发行的首批4只QDII基金吗?发行规模均在300亿元左右,然而十几年过去了,产品仍然是亏损的。
试求当初买了这些基金的投资者,心理阴影有多大?
总结
综上所述,投资基金之前,应先了解基金产品特征,基金经理水平,基金公司投研实力,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投资期限等,然后决定买什么基金。
最新回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