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段时间,不停看到北漂们逃离北京的消息,言语间透露着疫情下,北京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以及心情的无奈和苦闷。
作为一个在北京已经漂泊了十七年的人,看得我堵心又纳闷:难道是我远离社会,已经觉不出北京生活之难了?
赶紧朋友、同事问了个遍,得出的答案是:让大家逃离的或许是安全感和事业归宿感,北京的基本生活成本远没到无法承受的地步。
北京生活成本:5000元左右能满足基本需要
北京基本生活成本分为住房、交通、吃饭、穿衣四大部分。
住房是一大项:分别问了下在东五环、通州、燕郊大厂、大兴等地居住的同事,如果愿意,东五环每月1000多可以找到合租房,通州、大兴一居室3000元可以找到;燕郊、大厂2000元可以租到。
交通:地铁单趟7元是上限,如果在燕郊、大厂住,外加拼车、公交,一天35也就是一月700元左右基本可以保障出行。
吃饭:按照早上买煎饼8元,中午订餐20元左右,晚上吃饭店15左右,每月1500元完全可以解决温饱。
穿衣:北京是国际都市,但不强调时尚,按照一月200元,一个季度800元,完全可以穿着得体。
除了这些,外加每月500月各种不可预知的开销。
综合:健康的人每月生活成本应该在3700-6000上下,正常情况下5000元左右可以满足基本需要。当然,如果想穿金戴银,生活“小康”,成本另当别论。
北京工作收入:大学本科正常都能拿到5000上下
尤其是有专业特长的,如会计、设计、文案、工程技术人员,我目之所及,刚毕业的同学,单位都会发五六千元予以保障。
如果工作几年后,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与能力,薪水一定是水涨船高的。
以我所在的广告行业看,一个具备基本水准的文案、设计,起薪都应该在8000元上下,能独立带项目的通常都是10K,甚至12K起步,也就是说,稍微有点特长,工资收入都可以完全抵消支出,不存在生存不了的问题。
北京生活的难究竟难在哪?起步、能力与焦虑。
起步:刚到北京是很难的。人生地不熟,如果又是应届生,没经验,就算专业好,也没那么容易得到认可,所以薪水也就是刚刚能生存,必须依靠家里支援或其他方法,保障前半年的生存问题,确保就算工作不顺利也不至于挨饿受冻。
能力:在北京,特长是生存之本。如果没有技能,或者说自己的技能同质化程度非常严重,自然就缺乏与人力资源谈判的筹码,收入就会陷入瓶颈。
前几个月或者说前半年赚五六千月薪能承受,如果长期没有提升,肯定就会丧失信心,陷入生存困境。
因此,在北京,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,只有如此,才能避免落后于竞争。
焦虑:这是北京生活最大的“敌人”。不管是月入几万还是几十万,前面永远有山峰,后面永远有追兵,焦虑将长期伴随在北京生存发展者的心灵,没有安全感,事业缺少成就归宿感就像两根绳子,会一直勒着北漂们的“脖颈”。
当长期在北京找不到位置,形不成自己的特色发展路径,面对拥挤,面对高强度的劳动,许多人就会打退堂鼓,离开北京,真实的具体理由或许因人而异,不会雷同,但就像上面所述,肯定不会是相对三四线城市可能有点高,但对于北京工作人员绝非不可承受的生活成本。
最新回答